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普洱学院党建引领促“三风”建设见实效系列报道③

浏览量
作者:徐瑞 曹春花 /文 普洱学院/图

“特别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培养,以及校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站上了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与世界接轨,把灿烂的民族文化‘跳’给全世界看。”5月17日,在“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普洱学院分课堂2024年第2讲中,刚刚从2024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凯旋的普洱学院民族啦啦操队代表讲述了从“普院队”到“国家队”的奋斗拼搏故事,为普洱学院以及思茅区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普洱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边疆民族地区,传承红色基因,用心用情办好学校思政课,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同时,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为标杆,立足本地、本校特色资源,打造“国旗下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电影里的思政课”等思政教育载体,丰富育人内涵,提升育人成效,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争做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奋进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善用身边鲜活资源 创新思政教育载体

“拉勐是普洱民族团结的楷模、边疆安定的英雄,为佤山解放事业和各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在普洱学院校园里的“民族团结盟誓塔”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述关于普洱佤山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垒塔盟誓跟着共产党走的故事。

一个个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把同学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民族团结盟誓塔”后的背景墙书有“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刚劲有力的大字。该塔成为普洱学院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博物馆“民族团结誓词碑”复刻碑之后又一个思政教育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

“站在这样的地方,我真切地感受到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继续怀揣梦想,坚定前行,忠心向党,走好人生的路。”一堂“民族团结盟誓塔”前的大思政课,让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政班(本)学生杨书彤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博物馆,聆听普洱民族团结历史故事,实景感受普洱民族团结精神;在馆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复刻碑前,重温那些振聋发聩的声音;在“民族团结盟誓塔”前,触摸阿佤山“觉醒年代”的印记……每逢新生入校时,毕业生就业季,五四青年节等重要的时间节点,普洱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都会带头为青年学子讲授思政课,并充分用好校园里的鲜活资源,让同学们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普洱学院坚持用“大思政课”勾画民族同心圆,以“入眼、入脑、入心”为着力点,围绕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全方位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坚守高等教育初心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成才,如何做人。同时,作为党员,我们将尽其所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辉使命。”普洱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文婷说。

从教近20年来,文婷不仅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还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赓续着一代又一代“普院人”立德树人的初心,坚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对于年轻教师,她总是事无巨细地“传帮带”,在一次次培训、一场场比赛、一个个项目中指导他们积累经验,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入学新生,她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讲党课等方式,让同学们坚定信仰、树立目标、励志笃行,争做奋进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普洱学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还以“工匠精神”铸造工匠人才,工匠型教师不断涌现,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不断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获评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云岭工匠等荣誉称号的普洱学院教授、烹饪与营养专业负责人宫润华就是工匠型教师的代表。在他的带领下,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始终以就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依托云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云南省高等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等创新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应用研究管理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批备受社会青睐的“行业工匠”。

建校46年来,普洱学院累计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6.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和中坚力量。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近年来,普洱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切实发挥“一流党建示范高校党委”示范引领作用,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办学之路,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持续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不断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无所不在的“教科书”,特色鲜明的“绝版木刻”思政课程小荷初露,以民族啦啦操为代表的高质量校园文化品牌走向世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

普洱学院民族啦啦操一直备受关注。在2024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上,风采飞扬、热烈奔放的普洱学院学子以融汇了中国武术和区域民族舞蹈的成套国风花球与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啦啦操代表队进行同台竞技,最终获得第12名。普洱学院民族啦啦操队不仅仅为了比赛,其目标也不仅仅是输赢,事实上,以民族啦啦操为代表的普洱学院啦啦操队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主力军和引领区域体育文化的鲜明旗帜。

青年先行,实践先行。为使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2017年,普洱学院正式组建啦啦操队,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啦啦操运动,不断探索体育课程思政的新实践。多年来,普洱学院啦啦操队在多项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于2023年4月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授予“国家啦啦操集训队”共建单位和“全国啦啦操特别贡献奖”,成为啦啦操“国家队”中的一员。普洱学院啦啦操队屡获殊荣,学校以“国家啦啦操集训队”共建单位为平台,打造“民族啦啦操”品牌,在普洱市广泛推广民族啦啦操,引领区域最炫民族风,普洱学院体育教育成果、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国门大学,普洱学院扎根边疆,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和‘纲’,融入立德树人的各项事业中,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普洱学院党委书记胡国云说。

立德树人守初心,春风化雨践使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普洱学院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的愿景和目标阔步前行。